和ChatGPT聊了一個下午,它讓我不要放棄學藝術
最近,沒有什么詞比「ChatGPT」更火了,這款全能聊天機器人模型刷屏社交圈,成為了全網“最忙打工人”。

不像那些答非所問的客服機器人,ChatGPT更聰明,且具有一定的生產力功能。它不僅能夠回答歷史、科學、技術、人文等各個領域的專業(yè)問題,還能出方案、列提綱、做分析......完成各種需要邏輯思考的文本任務。面對新技術,人們在感到欣喜的同時,也產生了思考與擔憂,我們該如何與AI共存?對于創(chuàng)意行業(yè),AI真的會把人類取代嗎?
帶著這些疑問,主頁菌用一個下午的時間,和ChatGPT展開了一場對話:
首先破冰環(huán)節(jié),
先考驗一下它最基本的檢索能力

>>>點評:精煉的總結,摘取了最重點的信息。

>>>點評:從更多ChatGPT的對話中我們能發(fā)現(xiàn),它總能夠滴水不漏,在呈現(xiàn)檢索歸納結果的同時,為自己的答案留下余地。

>>>點評:可以說是滿分答案了!
ChatGPT的檢索總結能力相當優(yōu)秀
那它在出創(chuàng)意方案上會有怎樣的表現(xiàn)呢?

點評:幾乎把學生作品涉獵的主題都囊括了,只是沒有那么有趣。再進一步優(yōu)化中,ChatGPT試圖用“心靈”、“情感”等詞,展現(xiàn)“年輕化、文藝”,但這些標題并沒有能夠讓我們眼前一亮,或激發(fā)出我們情感的共鳴。
ChatGPT可以從一個點出發(fā),在不同方向上發(fā)散思考。只是在需要創(chuàng)新意識、情感共鳴的部分,ChatGPT還是比較薄弱,而這也正是作為創(chuàng)意人才較于AI的優(yōu)勢。
在創(chuàng)意行業(yè),我們需要有自己獨特的判斷力,敢于提出過去從沒被提出過的想法,能夠將只有人類所具有的感受、情緒、溫度,用藝術化的形式表達出來。在藝術的世界里,“回答正確”不重要,如何答得大開腦洞、答得前所未有、答得具有審美與精神的共鳴才有價值。
當然,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元宇宙等新技術、新概念不斷被提出且快速發(fā)展,無論是在創(chuàng)作手段還是概念思考上,都能給我們的創(chuàng)作帶來更多的啟發(fā)。在技術的倒逼下,如何提升自身的創(chuàng)意創(chuàng)造能力,不要停止思考讓位于機器,才是至關重要的。


AIVA公眾號
小紅書:AIVA當代首飾
AIVA當代首飾
AIVA國際課程中心
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4641號 a>